1 2 3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4点00分

嘉宾:白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林昌盛

概述:本次在线访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全面介绍了白山市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白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林昌盛同志,我们将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这一主题与大家在线交流。



[主持人]


林主任,欢迎您。



[林昌盛]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荣幸能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我代表白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民族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主持人]


首先请您结合白山实际,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对我市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林昌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增进“五个认同”。这对白山来说意义非凡:一是白山作为边境地区和多民族散居地区,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深厚情谊,以这一主线为引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边境安全屏障的根本保障;二是作为革命老区,以共同体意识结合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更能传承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主持人]


围绕这一主线,白山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有哪些贴合本地特色的关键举措和亮眼成果?



[林昌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性工作。一是理论研究持续深化。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长白山人才学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组织长白山人才学院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程2节,目前课程已进入教师备课试讲阶段。组织长白山人才学院教师进入编写组,参与编写《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吉林新实践》一书,目前该书已初步完稿,待有关部门审核后公开发行。二是政策宣传持续深入。通过组建宣讲团队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设专栏、举办“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主题文艺演出等方式,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和伟大成就,使“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根植在全市各族群众心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三是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持续健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宣传工作大格局,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全市各类学校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通过专题讲座、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宣传教育渠道不断拓宽。四是政策体系持续完善。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工作调研。修订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自治条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并积极推动贯彻落实,我市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五是民族政策持续落实。积极争取将我市两户企业纳入国家民委”十四五”期间民品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
 


[主持人]


在助力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林昌盛]


有效助力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是精准落实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长白县获评国家共同现代化试点。“十四五”期间,共为全市民族和边境地区争取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97亿元,用于支持民族和边境地区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等215个,民族和边境地区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二是深化推进和美村寨建设。深入推动“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巩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果园村民俗旅游基础上,培育了十四道沟望天鹅新村、千年崖城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和边境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三是争取省民委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400万元,在G331沿线首批打造3个“红石榴”文化驿站,建设“五个共同”长廊。
 


[主持人]


在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方面我们又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林昌盛]


扎实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是精心组织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成功承办吉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省各地1100余名运动员参加赛事,网络宣传点击量达到1770万人次,充分展示了我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积极组织选送节目参加吉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两个节目分获二、三等奖。二是积极配合省民委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项目,组织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高质量布展吉林展区,展示中华民族发展的白山历史。三是积极协调省民委“石榴花开边疆红”文化走基层活动走进我市民族边境地区,开展惠民演出、传统体育表演、非遗项目体验等活动。协调省民委“曼行吉林”文化推介活动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及其团队走进我市长白、临江,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白山故事,推介白山历史文化。
 


[主持人]


在全方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果?



[林昌盛]


全方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扎实做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典型选树工作,我市有6个集体、7名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持续实施创建提升工程,我市有7家单位被评为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全市共有30所学校与新疆少先队员互通书信,覆盖少先队员1万余名。围绕突出民族特色乡村旅游示范,设计精品民俗旅游线路,通过举办特色民俗文旅、民族非遗展示等活动,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白山故事。三是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按照吉林省新时代社区民族工作标准,扎实推进城市社区筑基工程,在基础设施较完备、少数民族居民较多的3个社区持续争取省民委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投入,构建互嵌式社区集群。
 

 
 
[主持人]


听起来真的是成果满满。未来我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上有哪些规划和举措?



[林昌盛]


下一步,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将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依托大统战工作格局,持续深化主线意识,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聚焦三个重点,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拓展载体平台,全力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依托各级党校、教育基地等各类资源,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民族系统干部、边境民族地区干部学习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讲话批示要求上来。 (二)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通过新媒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活动月、宣讲团宣讲等载体,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各族群众,推动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整合资源力量,充分利用文物古迹、民俗非遗等史料素材,宣传弘扬传统文化,用中华文化浸润促进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三)聚焦全方位“互嵌”,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创建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推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力争“十五五”期间培育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单位。深入实施“三项计划”。精心培育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试点项目,持续实施“六项行动”以旅游促“三交”,坚持“融”的理念,优化升级3个示范社区,构建有利于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四)聚焦兴边富民行动,加速推进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用好中央和省少数民族发展任务及补助资金,强化项目备案管理,督促指导边境民族地区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提高项目质量。同时,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最大限度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边民的收入,为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借助省民委G331沿线“五个共同”长廊建设有利契机,争取更多民族团结进步主题驿站落地我市边境地区,促进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提质增效。
 

 
 
[主持人]


好的,感谢林主任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感谢林主任做客我们的访谈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这期访谈就到这里了,让我们下期再见!



[林昌盛]


再见!